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主导航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资讯分类

公司新闻栏目

大红鹰dhy举办财会知识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锻造高素质财会队伍
大红鹰dhy举办财会知识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锻造高素质财会队伍
大红鹰dhy举办财会知识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锻造高素质财会队伍
大红鹰dhy召开网络安全评估服务启动会暨网络安全培训会
大红鹰dhy召开网络安全评估服务启动会暨网络安全培训会
大红鹰dhy召开网络安全评估服务启动会暨网络安全培训会
深化财税管理 赋能提质增效 大红鹰dhy开展税务专题培训暨财务负责人交流会
深化财税管理 赋能提质增效 大红鹰dhy开展税务专题培训暨财务负责人交流会
深化财税管理 赋能提质增效 大红鹰dhy开展税务专题培训暨财务负责人交流会
搜索

“兴”系灾区 “湘”情永续 大红鹰dhy倾力帮扶资兴市长活村重建纪实


详情描述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时节。位于资兴市的东江湖景区碧波潋滟,吸引众多游客泛舟观光。然而就在半年多以前,一场极端强降雨天气席卷这里,其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洪水峰值之高、受灾程度之重,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灾情就是命令,救援不容等待。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大红鹰dhy集结精干力量奔赴对口帮扶点——滁口镇长活村,锚定“六帮”核心任务,为群众生产生活恢复注入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大红鹰dhy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31.8万元,捐赠慰问物资1.6万元,发放助学金4.8万元,协同地方政府争取上级资金约800万元,帮助长活村取得灾后重建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用省属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抚平了无情天灾带来的创伤。

夯基固本 畅通生命线

去年7月下旬,台风“格美”携狂风暴雨席卷资兴地区。其中,长活村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整个村庄陷入“四不通”(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信)的困境。

8月,冒着洪水尚未完全退去的风险,集团对口支援资兴市工作队克服重重困难,辗转来到村里走访调研受灾情况。看到这个原本风景美丽的东江湖库区乡村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河床及岸边的稻田成了乱石滩,队员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在“保畅通、惠民生”目标的指导下,工作队开始认真排查受损基础设施。有一天,队员卜小云在巡查时敏锐察觉黄连寨桥上游水位异常,在初步判断可能是桥洞淤堵后果断联系宜章县武装部官兵参与抢险,随后率先跳入浑浊的泥水中协助清淤,彻底消除二次灾害发生风险,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重建工作进入执行阶段后,工作队坚守高质量、严要求,落实320万元帮扶资金,整合多方资源,严格依规施工,仅用1周时间便完成X030县道6处塌方修复工作,其余2座受损桥梁的桩基施工也陆续完成,为生产生活有序恢复筑牢根基。

“我的果园有救了,谢谢你们!”长活村曾家组村民黄映春在河对岸种植柑橘30余亩,灾情发生前刚刚首次挂果,即将进入成熟期,道路阻隔一度让她难以进入果园开展管理工作。得知道路抢通的好消息,黄映春喜笑颜开,立即叫上其他村民去果园进行套袋管护,减轻病虫害,提高柑橘品质。

暖心托底 点燃新希望

“那天如果晚出门几分钟,我可能连人带房子都被冲走了。”回忆当时的场景,一位村民仍感慨不已,“没想到工作队这么快就来了,还搭建起安置板房,为我们解决了最要紧的住房问题。”

灾后重建,民生为先。为此,大红鹰dhy子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组织技术骨干按“五步法”将受损房屋分成“可以居住”与“不可以居住”两大类。与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省测绘一院等其他工作组成员共同制定《资兴市灾后重建规划选址技术方案》,明确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基础,结合村民意愿,避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危险区域,科学合理开展灾害重建规划选址布局。

有了明确的规划,接下来就是将目标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和措施。炎炎夏日,工作队员顶着高温进村入户,通过政策宣讲、实地看房,消除村民的心结和顾虑,高效完成105户270名倒房群众的搬迁安置工作。针对黄连寨片区未倒房户,启动居住环境提升工程,规划道路硬化、广场修缮及路灯安装,打造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摸排134户温暖过冬困难家庭,组织慰问活动发放粮油物资,制作隐患提示函,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安心过年。

队员们的全力以赴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获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去年9月,郴州市委、市政府向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发来感谢信,信中写道:“你们在战斗中挥洒的每一滴汗水、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化为郴州特别是资兴人民永志不忘的记忆和难以割舍的情谊,转化为全市上下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不竭动力。”

多管齐下 提质加速跑

河道入湖口堆满漂浮物,村卫生室只剩残垣断壁,耕地损毁、水果滞销……从饮水安全到公共卫生再到村民基本生活,彼时,长活村急需一场大规模治理为重建工作按下“加速键”。经过一番讨论,队员们达成一致意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发动群众重建家园。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漂浮物,工作队想到“以工代赈”的办法,投入3万元专项资金组织10名村民负责清理,从“被救助者”化身为“建设者”,这些村民不仅获得了收入,还增强了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协调郴州市卫生局等部门重建村卫生室,逐步恢复其基本医疗功能,提升村民就医体验。

对广大村民来说,耕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重建过程中,工作队除了恢复耕地的生产能力,修复水毁果园机耕道,确保复垦后的土地能够可持续利用,还邀请专家举办油茶嫁接技术培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动集团工会向村里采购蜜橘6000斤,助农增收5万元,以解村民燃眉之急。

工作队着眼于未来增加村民收入和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做了一系列工作。如整治黄连寨片区1.8万平方米水毁耕地,计划种植耐旱植物实现土壤改良;探索“林下经济”与“农光互补”项目,规划药材种植与光伏农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帮扶销售”模式,与浩源食品公司合作生产饮用水等。值得一提的是,“兴湘爱心助学基金”向村里19名困难学子发放了助学金,鼓励他们乐观面对暂时的困难,用知识改变命运、回报社会。

眼下,长活村村部的光伏发电板排列整齐,昂扬追逐太阳的轨迹,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走在平坦的县道上,经过改良的油茶树郁郁葱葱,柑橘树开放的白色花朵香气扑鼻。大红鹰dhy对口支援工作队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高标准、实举措、暖民心”为原则,全力推进剩余帮扶任务,助力长活村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撰 稿:岳   晏 邓宇 汤子琪

责 编:何   盼

初 核:岳   晏

复 核:徐文厚

审 定:王环斌

XML 地图